特別企劃

2021-07-19 【防疫新生活】正確煮,健康吃 / 【品味生活提案】

【勇源特別企劃之防疫新生活】
正確煮,健康吃
文/編輯部 吳青凡
       為了減少外出頻率、顧及健康衛生,近期應該有很多人會在家自己料理三餐,並開始關注各種食材用法與菜餚食譜。想要吃得健康,除了選用新鮮食材之外,還需要有正確的調理方式讓食材的營養不流失,才能吃得健康又美味。
  1. 蔬菜類 
  • 水分和纖維較多的蔬菜建議煮成湯,可以將營養留在湯裡。像番茄煮熟食用較佳,也很適合煮湯。
  • 澱粉含量較多的根莖類蔬菜可以清蒸方式保留營養,如地瓜、胡蘿蔔。
  • 為避免水煮時溫度過高破壞營養素,花椰菜採用微波加熱或蒸煮的方式可助其均勻受熱。
  • 高維生素建議可直接生食,如菠菜、甘藍、芹菜、青椒紅椒,做成沙拉或打成果汁都是不錯的方法。
  • 如果不習慣生食,建議可在水煮食加適量的鹽;或是以煮過的開水小火煮熟或在水沸騰時快速汆燙蔬菜,減少營養流失。
  1. 肉類
       肉類分為白肉和紅肉,由於白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、脂肪量較低,就容易被人體吸收,所以一般普遍會認為多吃白肉與瘦肉比較好。肉類的烹調方式多種,建議盡量以燉、煮、蒸等方式代替炸或烤;在烹煮之前將油脂去除,或是搭配高纖維食材一起煮,都能減少攝取過多油脂
       其他食材的話,全榖根莖類基本上都是煮熟食用;黃豆不可生食;雞蛋煮熟後營養較能被身體吸收,也比較不易受細菌汙染,其中以水煮蛋的溫度最佳。另外,如果想以水果入菜,應該在食材起鍋前再加入,減少烹煮時間簡單拌炒才能留住較多營養素。

       覺得上述的烹調撇步太繁瑣嗎?建議掌握各大類的基本原則,盡量以吃到食材原味的方式料理,相信就能煮出一道道美味健康的佳餚!
【品味生活提案】~推薦閱讀~
🍜料理:吃魚的好處多多,如果不會處理整條的魚,運用市售的魚排一樣可以輕鬆煮出好吃的魚料理,跟著型男主廚詹姆士製做鮮魚炊飯吧!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WBpr2MH_bE
 
🧳旅行:台中大坑4號步道坡度落差極大,其中一段長約300公尺的垂直陡坡,被稱為「軟腳坡」。由於地震緣故,植被面積較少,沿著光禿禿山稜線延伸而上的步道,考驗著登山客的體力與膽識,沿著猶如萬里長城的步道終點可連接5號步道,全程攀登約需2個小時!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VbjxZfSZxs

🖐🏻手作:防疫期間的煩躁心情,想要被療癒一下嗎?今天推薦13種療癒手工瓶的DIY手作影片,除了具有身心療癒的功用外,影片最後還有分享收納小撇步喔!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u3pMLxnB0k